第三十七章 最后一剂猛药-《问鼎十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澶滑堤坝。

    贾玳看着为十余大木桩加固的堤坝,看着那一条细小的裂痕,眼中透着一丝后怕。

    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,他治水多年,深知这堤坝只要出现一点问题,整体的坚固就会大打折扣。

    现在裂痕以现,若不是广武山方向及时泄洪,若不是殿前司的战士及时将沙袋木桩运到,若不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跃过第二河堤,加固堤坝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但现在都是过去式了,水位下降,意味着他们已经成功缓解了黄河的压力。

    “贾县令……“

    王审琦流星大步地来到贾玳身旁,这位殿前司的长官此刻好像农民一样,卷着裤腿袖子,全身都是烂泥,唯独那一对虎目炯炯有神∶“还有什么要我们干的?”

    贾玳回过神来,双手抱拳作揖道:“都虞侯!”

    王审琦的官职是殿前司都虞侯,在整个殿前司职位里,都能排得上号。

    贾玳作为地方县令,官职地位远比不上王审琦。

    但是文武不属于一个系统,平素遇到相互之间也不怎么答理。真有事接触的时候,也就是带着几分敷衍的问好。

    可现在贾毗本能地以一个下官见上官的问候方式问候。

    王审琦带领的殿前司来得太及时了,如果不是他们及时赶到,投入一线。

    他们第二道河堤都守不住,二道河堤一旦失守,意味着彻底失去了加固一道河堤的机会。

    结果如何,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贾玳道∶“水位已经退却,我们成功了一半。让将士们休息一下吧……”

    王审琦拍着胸口道∶“不是成功了一半?等成功了再休息,这两军对垒,哪有拼杀到一半坐下休息的道理。县令放心,某麾下的崽子们,都是一等一的好男儿,没那么容易累垮。”

    贾玳眼中闪过一丝感动,还有一丝丝的自责,为自己一直以来的偏见内疚,说道∶“某记得在西南三里外有一片竹林,劳烦都虞侯去砍伐些竹子来。”

    竹片最有韧性,将之与沙袋穿插垒砌,能够承受海量的巨力冲击。

    王审琦不懂其中缘由,可身为军人,向来也不管这些,听从安排就是了。

    王审琦回来的时候,千余名兵士,扛着细长的竹子返回。

    正好到了饭点,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。

    这些天如打仗一般,根本顾不得好吃好喝,也没有那么多人力来精心烹饪,通常是随便应对几口,填填肚子。

    现在闻到清香的鸡味,劳是平素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王审琦,都有些食指大动。

    他们刚刚放下竹子,已有一群老弱妇人端着各种瓦罐迎了上来,为归来的将士送上了热气腾腾的鸡汤。

    贾玳亲自给王审琦盛了一碗。

    王审琦也没多想,迫不及待地接过,先嗅了嗅,鼻腔里满是夹扎着姜味的鸡汤,试了试温度,牛嚼牡丹般地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贾玳道∶“味道不错吧?这是滑州的百姓为将士们特别熬制的,都是五年以上的老母鸡……”

    王审琦呆了呆,望了四方一眼,放眼望去,皆是热情的百姓端着热腾腾的鸡汤投喂的景象。

    如此情形,他这辈子征战,遇过不下数十次。

    但那是他们南征北战,地方上的乡绅,为了怕他们劫掠村庄,自发准备酒宴相迎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堆着笑脸伺候他们,但对方眼中的那股惊惧是分辨得出来的。

    王审琦当年年轻,还觉得了不起威风,引以为傲。

    但随着朝廷风气的改变,以及年岁的增长,王审琦也不免暗笑自己当年轻狂。

    可现在见百姓争着抢着让自己的兵多吃一点,吃好一点,两者呈现出鲜明的对比。

    王审琦喉间动了动,憋出一句话道:“好喝!”

    。(下一页更精彩!)

    贾玳也看着周边景象,感慨道∶“箪食壶浆以迎王师!想不到今生今世,还能见此一幕。壮哉,我大虞军人。”

    如此景象在整个黄河中下游频频出现。

    禁军英勇北上,打破了五代武人给天下人造成了恶劣影响。

    尤其是兵匪的固有形象。

    兵卒不再是受人鄙夷愚昧的存在,他们拥有了一个荣耀的称号“军人“。

    ********

    汴京,吉祥街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