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-《问鼎十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汴京开封延和殿。

    「哈哈哈……」

    罗幼度毫无帝王风范的拍案大笑,下方严峻肃然的枢密承旨韩微勉力维持自己的形象。

    因为跨海远征,远不如陆路驿站相连,快马传送来的方便。

    而且海上行船小船易翻,得大船来往,还得看气候而定,避开大风大浪的天气。

    只为一点消息情报就派遣大船往来,过于奢侈。

    故而倭国、高丽方面的消息是一月一传,随军司马将月内的军情琐事,一一记下,然后林仁肇、陈德诚两人将军情奏报整合,由同一艘船送往登州港,再由登州转至汴京,传到罗幼度的手上,当然发生特殊情况需要立刻联系朝廷自当例外。

    时隔一个月余,罗幼度再次收到了东方传来的战报。

    战报写得很详细,罗幼度通晓兵事,这一字一句地战报如同影像一样,在他脑海里如幻灯片一样闪过。

    他能够明了的揣测出敌我双方面临的局势。

    一开始战报的话风还是很正常的??

    林仁肇凭借千里镜以及战舰的优势,封锁了对马岛,断绝了倭国侵略军与倭国本土的往来。

    接着卢绛、农皓出色的表现,他们在济州岛击退二十倍于己的藤原师辅,最后林仁肇准确地判断出藤原师辅的路线,一举将入侵高丽的倭军歼灭于大海之上。

    藤原师辅欲乘舟而逃,让郑彦华生擒。

    但到了陈德诚的倭国本岛,话风就彻底地偏了。

    自攻破大宰府,全得九州岛之后,倭国就冒出了许许多多的汉人后裔。

    什么刘邦的子孙,秦始皇的子孙,还有徐福的子孙,甚至还有杨玉环的后人??

    罗幼度眼泪都笑出来了,对着韩微说道:「刘邦的子孙姓刘不假,秦皇的子孙姓秦?还是他们跑到了倭岛上,以国号为姓?徐福的子孙?莫不是那老道出海传宗接代去了?至于杨玉环,更扯了,就马嵬驿之变,玄宗自己的小命都要不保,还能送走杨玉环?」

    马嵬驿之变是李唐太子李亨针对唐玄宗的兵变,目的是要唐玄宗的命。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临阵倒戈,不愿意弑君,这才抬出杨家人挡罪。

    没见马嵬驿之变以后,李亨就跟李隆基分道扬镳,自己跑到了灵武自立去了。

    就这情况,杨玉环能够跑到倭国,有鬼了。

    「这群不要脸的家伙,真说得出来。投降,成了轰轰烈烈地认祖归宗!」

    韩微啼笑皆非的道:「陛下,此事虽说滑稽,对我们来说,却也是一大好事,便于对倭国的统治。对于他们的行径,朝廷不必承认,也没有必要去否认,交给后世人评鉴就好。」

    罗幼度颔首道:「朕也是这个意思??」

    倭国偏远,想要有效地控制,得双管齐下。一方面在岛上安排驻军,让自己的官员总揽岛上的事务,让华夏文化取代岛上的神道传说,废了他们天皇的神化,另一方面就是给岛上的武家喝汤,借助他们的手,稳定岛上的局势。

    他们愿意称自己是华夏人,胡乱认祖宗,虽说心里有些膈应,但对于朝廷的统治是大有好处的。

    在中原本土,也不会有人当真。

    李渊把道教祖师老子李耳尊为先祖,后世又有谁将此当一回事了?

    别说李渊,即便是当朝,罗幼度都听到他的祖宗是帝喾麾下掌管民事的火官祝融。

    反正连他自己都不知道,自己跟祝融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罗幼度沉吟片刻道:「对于高丽太子,韩卿可有看法?」

    韩微明显做过备案,说道:「在未灭契丹之前,高丽以安抚为上。等我们灭了契丹,高丽

    太子如何就无关紧要了。」

    他说道这里,眼中闪过一丝敬慕,叹服道:「陛下之高瞻远瞩,令臣望尘莫及。事先安排陈处尧入高丽,在他的操控之下,高丽三十年内已经无力大乱,给了我们发展的机会。」

    历史上唐高宗也曾踏足过海东半岛,他命李绩、苏定方、刘仁轨三员大将,抵定了海东的局势。

    他们覆灭了高句丽,灭亡了百济,还让野心勃勃的倭国在白江口吃了大败,完全可以说将海东的局势掌控在手中。

    但是就是因为新罗尚有余力,而李唐的重心为吐蕃吸引过去以后,让新罗钻了空子,从而一统海东,从唐朝的手中,夺回了百济以及一部分高句丽的控制权。

    现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,海东的军事力量为契丹、倭国洗刷了一边,又在陈处尧的操控下,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内战。

    海东半岛本就平静不久,又遭遇这种大动乱。

    说元气大伤都已经很客气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