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28 武舒的阴谋-《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想到这些,陈景恪就不禁感慨:果然不愧是上辈子当上女皇的人,这小套路玩的是真溜,反正打死他都想不到事情还能这么做。

    不过马上又得意的想道:任你手段多么高明,不还是要给我暖床吗,嘿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等天花疫苗接种工作稳定展开之后,朝廷又展开了接二连三的大动作。

    首先是组建了一个分封小组,以长孙无忌为组长,专门负责制定全套的分封法、诸侯王礼仪,每一个等级的勋贵封地是多少等等。

    至于先封谁后封谁,这些暂时只是私下交流,还不是拿到台面上讨论的时候。

    至少也要等到分封法案确定下来,才会考虑这些东西。

    不过即便如此,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勋贵们也终于放下心来,开始履行他们的义务。

    在他们的全力帮助下,学政体系和科举体系再次重启,并以极快的速度推进。

    同时展开的还有土地清丈以及百姓安置工作。

    去年清查出一千多万人口,要按照均田制给他们分封土地。中原的土地肯定是不够分的,即便把藏匿的土地都清查出来也不够。

    倒是有大片的荒地可供开垦。

    可在没有大型机械,没有化肥的情况下,新开垦的荒地三两年都见不到什么收成。

    但难不倒李世民和群臣,移民。

    陈景恪自然也是倾向于移民的,而且他有更具体的目标,所以就跑到了宫里找到李世民:

    “长江流域自孙吴时期得到开发,永嘉南渡又迁徙了大量汉人定居,其后又经过数百开发,渐渐富庶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然这里依然地广人稀,可以迁徙一批百姓前往定居。顺便在迁徙一部分归降的异族,和汉人杂居通婚施行教化……”

    “耿国公献上了岭南的山川地域图以及百姓黄册,可以往这里迁徙一些百姓过去。如此相互通婚传播华夏文化,不出二十年就可完成教化。”

    “南方土地肥沃水源丰沛,最适合种植水稻……水稻的高产我不说您也知道,一旦南方开发出来,天下再无缺粮之忧。”

    “我对这里的评价就一句话:湖广熟,天下足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也不禁被他画的大饼给吸引住了,主要是他的那一句水稻高产。

    陈景恪提供的那七万粒稻种,李世民找了最肥沃的水田种下,请了最有经验的老农照顾,足足种了有四亩。

    亩产达到了四百七十多斤,这个唐朝可以说就是神迹。

    就算后期大规模推广产量降低,只要有三百斤的亩产,也比正常粮食产量高百十斤了。

    一亩地高百十斤,全国几千万亩水田那就是天文数字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把南方给开发了,以那边的气候水稻每年最少能种植两茬……反正李世民已经不敢往下想了。

    所以不是他被陈景恪画的大饼给忽悠了,而是确确实实有良种在,他不信都不行。

    不过他还是保持着清醒理智的,道:“往这里迁徙百姓确实是个好办法,但瘴气和虫病该怎么办?据我所知长江流域普遍有血吸虫病,尤其是洞庭湖附近更是严重。”

    陈景恪道:“血吸虫病确实是个大问题,师父编写的防疫手册上已经给出了防治的方法。”

    “喝烧开的水我就不说了,这个方法也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,无法根治。且只有千日做贼的,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,最好想办法消灭他们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问道:“你有办法?”

    陈景恪颔首道:“聪明的办法没有,笨办法倒是有一个……而且这个笨办法可以说是唯一的办法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见他绕圈子的老毛病又犯了,气的来回握了握拳头,不过顾虑到自己的形象终于还是松开了,问道:

    “什么办法?”

    陈景还不知道自己差点挨打,回道:“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就是钉螺,动员整个南方的力量对钉螺进行灭杀,必须用火烧掉……”

    “感染比较严重的区域,大河就捕杀钉螺慢慢的改善。小河直接把河平了,重新开挖一条,这样才能一劳永逸……”

    前世新中国就是用这种方法,花了近十年时间才彻底把血吸虫病给治住,这个‘笨办法’也被认为是唯一的办法。

    关键是,建国初期的时候中国一穷二白,也没有什么机械化工具,全靠人工完成这一切。

    所以在唐朝也不是没有机会做到。

    还有不要小瞧古代的动员力量,朝廷对百姓的管控之严格超乎现代人的想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