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28 武舒的阴谋-《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》
第(3/3)页
大家总是说古代皇权不下县,这个观点并不准确。
正常情况下,朝廷对基层的统治是很深入的,起码在制度上直接管到了乡村一级。
就以秦汉魏晋为例,乡村干部多的令人瞠目结舌。
乡里的官吏包括乡啬夫、乡佐、乡三老、乡干、乡司、游徼、里正、里胥、里尉、里魁、里治中、里父老、里祭酒、里祭尊、里长史、社长、亭长、鼓史等。
还有邻长、伍长这种村小组一级的干部。
其中乡三老、里父老,看名字会让人误以为是家族长者担任,事实上并非如此,它就是国家的行政职务名称。
就和县的行政长官叫县令是一样的,乡三老、里父老也只是一个名称,担任这个职务的很可能就是个一二十岁的年轻人。
大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,又源于另一个更大的知识误区。
我们习惯性的以为,中国的乡村自古以来就是以血缘、姓氏为基础汇聚而成,事实上根本就不是这样。
或者说以姓氏、血缘形成村落的历史,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悠久。
根据考古资料显示,在宋朝之前,国家是严禁百姓以血缘、姓氏为纽带,大规模居住在一起的。
世家贵族可以集体居住在同一个广阔区域,但普通百姓不行,原因就是害怕百姓抱团不利于统治。
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世家贵族,在这一点上利益是一致的。
为了自己的统治,他们会人为调整百姓的居住地点,把一些人口多的家庭打散安置在不同的村落。
一个村落百十户人家,往往会有十几二十个不同的姓氏组成。
根据《汉书·食货志》记载,当时的村子是有围墙的。
人们统一出工统一收工,村干部也就是邻长、里胥等人,坐在门口监督百姓。
早上检查有没有人没出去干活,晚上看谁没回来。而且干完一天活回来的时候还不能空着手,必须要砍一些柴回来。
到了冬天百姓也不能闲着,女子一个月纺织的工作量要相当于农忙时期四十五天的工作量,还要相互交流技术经验。
是不是觉得这个制度很熟悉?别误会,这不是集体制,而是国家对乡村的监督到了一种表态的地步。
普通百姓不是囚犯,田地也是自己家的,按理说我想干就干,不想干就在家歇息一天。
可是不行,你干不干活不是自己说了算,国家说了才算。
想赶集买东西?等着,买东西的人多了一起去。还要乡村干部出具证明,否则很容易被当成流犯给抓起来。
根据出土的敦煌文书记载,直到唐朝末期中国的乡村还是多姓杂居,而且杂的很厉害,往往是十几二十个姓氏混居。
一直到了宋朝,因为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发生改变,商业也逐渐发达起来,国家对百姓的人身禁锢才逐渐松解。
百姓有了相对的自由,可以在附近的村镇里自由活动,而不用再和以前那样一切都被人监管约束着。
而随着书院的普及,知识流向民间读书人的数量增多。而读书人是需要游学的,又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对人身禁锢的松绑。
生产力进步和更多的土地被开垦,以家族为单位的生产模式逐渐成为主流,国家也不再强行拆散家族。
慢慢的就出现了以同姓或者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村镇。
但朝廷对民间的掌控力度丝毫没有降低。比如保甲制,就是宋朝之后为了适应当时的农村情况,重新设置的一个村小组结构。
几户联保,一家犯错全保受罚,通过这种方式让百姓相互监督。
即便如此,直到明清时期以同姓或者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村庄才普遍存在。
而以上这些知识误区,都是清末民国时期才形成的。
原因也很简单,当时的人缺乏对历史的了解,很多东西只能根据清末时期的社会现状进行推理,难免出现谬误。
后来国家富强了,有能力对古代历史进行科学考证,再加上大量古籍的出土,才还原了古代的真实情况。
现在是唐朝贞观年间,朝廷非常的强势,对地方的掌控是非常严格的。有能力调动民间力量,进行大规模的消灭血吸虫行动。
/66/66781/18834841.html
第(3/3)页